金秋十月,稻浪翻滚,谷香弥漫。在凰村镇双桥村的广袤田野上,一片金黄映入眼帘,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传递着丰收的喜悦。近日,双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近300亩晚稻种植基地内,两台大型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高效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金黄的稻穗被迅速卷入机器,完成脱粒后,饱满的谷粒如同金色的瀑布,通过输送管哗哗地“流”入等候在田边的运粮车中。田间地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一派繁忙而有序的丰收景象。

“我们合作社今年种植的晚稻品种是‘T两优601’,这个品种表现非常出色,预计平均亩产能达到650公斤,相比去年增产了约20%。”双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美和站在田埂上,望着丰收的场景,信心满满地向记者介绍。这片承载着希望与汗水的稻田,正是双桥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然而,双桥村的振兴故事,远不止于这片金黄的稻浪。近年来,双桥村坚持党建引领,以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抓手,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
在稳固常规农业基本盘方面,双桥村大力推行“稻油轮作”模式。晚稻收割完毕后,紧接着种植油菜,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一田多收”。同时,村里大胆拓展特色产业。除了水稻和油菜,双桥村还成功引入了“利民鸡”养殖项目,发展了桑蚕养殖和脐橙种植等特色产业。这些产业不仅有效盘活了村里的闲置资源和劳动力,更形成了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几年的深耕细作与不懈奋斗,结出了累累硕果。双桥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泞小路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庄环境整洁优美。更令人欣喜的是,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昔日的薄弱村跃升为全镇第一、全县前十的经济强村。村里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因其出色的带动效益和规范运营,被评为“省级农民合作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双桥村集体经济的壮大,直接惠及广大村民。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收益分红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了村里留守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和可观的分红,切实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吴美和书记胸有成竹:“接下来,我们马上要着手种植油菜,确保‘稻油轮作’无缝衔接。同时,我们将继续巩固和发展好脐橙、桑蚕、‘利民鸡’以及优质水稻等核心产业。预计通过这几大板块的持续发力,今年我们村集体的经营性总收益有望达到120万元左右。”(湖口县融媒体中心 徐会刚 杨帆 王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