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文体活动
  • 公开方式: 依申请公开
  • 生成日期:2025-10-1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5996

湖口县博物馆“家国记忆·文博寻踪”国庆社教活动温情落幕

发布日期: 2025-10-10 09:29 责任编辑:湖口县文广旅局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当秋日的晨光为五星红旗镀上金边,《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在街头巷尾轻轻流淌,湖口县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家国记忆·文博寻踪”为主题的社教活动,为观众搭建起一座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从PPT里的节日溯源到拓印纸上的红色印记,从纪录片里的时代回响到打卡墙前的笑脸定格,无数个与“家国”相关的瞬间,在此刻汇聚成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

活动的序幕,在1949年开国大典的黑白影像中缓缓拉开。讲解员的声音温柔而有力量,随着PPT的翻页,将时光的卷轴徐徐展开:从天安门城楼上那句震彻寰宇的宣告,到如今国庆假期里千家万户的灯火,国庆节的由来与变迁变得清晰可感。当屏幕上出现国旗、国歌、国徽的设计手稿时,老师的指尖轻轻划过纸面,“你们看,这颗大五角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环绕,象征着各族人民紧紧相依。”《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故事里,那些在烽火中跳动的音符,此刻仿佛化作了耳畔激昂的旋律,让“国家象征”不再是课本里抽象的文字,而是能被听见、被看见、被铭记的历史印记。

在“厉害了我的国”篇章,嫦娥探月的探测器模型泛着金属的光泽,高铁飞驰的动态影像里藏着风的速度,港珠澳大桥的宏伟蓝图上勾勒着时代的脊梁。孩子们的眼睛亮得像星星,不时发出清脆的“哇”声,小手紧紧攥着,仿佛要将这份对祖国的自豪,悄悄藏进掌心。

知识的传递从不止于讲台。当《义勇军进行曲》的前奏响起,嘹亮的歌声在博物馆里久久回荡,每一个音符都裹着滚烫的赤诚。歌声落下,《我的祖国》的朗诵声又轻轻响起,“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一句句诗行在空气中交织,像是无数颗心在同频跳动,勾勒出每个人心中对祖国最柔软的眷恋。

光影流转间,纪录片的镜头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国庆阅兵的画面里,整齐的方阵踏响大地,先进的装备彰显底气,观众们不自觉地挺直了脊梁;而当代发展纪录片中,镜头转向了寻常巷陌——乡村振兴的生态农场里,稻浪翻滚着金色的希望;智慧城市的无人超市中,科技的便利藏在指尖的触碰里;戈壁滩的光伏电站,像一片蓝色的海洋,将阳光酿成了电能;深海里的载人潜水器,在漆黑的海底点亮了探索的明灯。一位母亲轻轻搂着身边的孩子,指着屏幕柔声说:“你看,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既有气吞山河的壮阔,也有烟火寻常的温暖。”

动手实践环节,是孩子们最期待的“寻宝时刻”。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印有天安门、五角星、和平鸽等元素的拓印模板,社教老师手把手地教:“先把彩纸铺得像湖面一样平,用回形针轻轻固定,刮刀蘸上颜料,要像给花瓣涂色一样温柔,别让颜色跑出线条哦。”孩子们屏住呼吸,小脸上沾了些许颜料也不在意,专注地完成着自己的作品。不一会儿,一张张色彩鲜明的拓印画新鲜出炉,有的孩子举着画蹦蹦跳跳,有的则小心翼翼地捧着,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藏。

活动的尾声,博物馆大厅的国庆打卡墙前成了最热闹的角落。红色的背景板上,“盛世华诞 欢度国庆”的大字格外醒目。完成活动的孩子们纷纷驻足,有的将拓印画举过头顶,有的比出甜甜的“爱心”,还有的在签名墙上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名字。相机快门按下的瞬间,一张张笑脸被定格,那些笑容里,有童真,有欢喜,更有对祖国最纯粹的热爱。

此次“家国记忆·文博寻踪”社教活动,以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让观众在博物馆里读懂了国庆节的意义,也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温度。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所说:“这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回望历史中,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也对祖国的未来充满期待。”

未来,湖口县博物馆还将继续以文化为笔,以情怀为墨,让文物走出玻璃展柜,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让家国记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愈发鲜活。

  湖口县博物馆  联系电话:0792-6566516


三审人员:李跃、周芬、刘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