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0-02-15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G27205-0201-2020-0004

集中医学观察点:隔离疫情,不隔离人情,病毒无情,湖口有爱。

发布日期: 2020-02-15 15:15 责任编辑:卫计委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我妈的高血压没停过药,这次来的匆忙忘记带药了,能不能帮忙买下药”“被子太薄了,能不能加个被子”“能不能帮忙送一重要的东西出去”……在某酒店的集中医学观察点,因酒店没有一个员工,工作在这里的马影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身兼数职,既要负责留观人员的医学观察、体温监测,对观察点进行日常消毒,还要为留观人员送餐、购买生活用品、疫情期间心理干预、生活垃圾处理等工作。这是该集中医学观察点的日常生活。

129日,马影中心卫生院按照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参与集中医学观察点的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纷纷请缨,参与这场没有硝烟战斗。这也是一场不容后退半步的战斗,更是一场我们医护人员必须站在最前面的战斗。”院长张鹏敏说,他时刻要求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为留观人员提供周到、细致、温馨的服务,让他们安心、放心。不要为隔离疫情,隔离了人情。

“我不怕危险,我来!”

这个集中医学观察点,共有3层、50多个房间。值班医护人员24小时随喊随到,留观人员是单间居住,由专人负责管理,实行严格的通风和消毒管理措施。每天7点,值守医护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具,就开始了当天的第一次消杀,收拾完楼道间的生活垃圾后,就要给留观人员送餐。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个身影来回穿梭,他就是该院副院长蔡理强。他说,留观人员的饭菜都是酒店专门制作的,每天荤素搭配,医护人员再从专用通道传送,避免了交叉感染。

蔡理强之前在另一个集中医学观察点,因工作需要转战这里,他一来就坚持值晚班,却把白班留给同事。他每天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工作最苦的、最累的他抢着干。“我是一名党员,我不怕危险,不怕劳累,我来!”蔡理强不仅有果敢的一面,也有他细腻的一面。他告诉记者,以前有个留观人员是一位密切接触者,刚来的时候,情绪比较激动、心里比较排斥,不愿配合工作。“经过他三番五次地劝导,心理安抚,最终留观人员情绪逐渐稳定,保持了积极健康的心态。现在,大家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渐渐地我们像一家人一样,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蔡理强高兴地说。

贴心“大叔”,服务到家

这些天来,留观人员的日常物资需求几乎全部都由他一个人负责。在他们的交流群里,从泡面、苹果、老干妈到充电器、牙膏、沐浴露,从小朋友的作业本到老人家的慢病药,只要留观人员有需要,他都会二话不说,给留观人员买过来并送到手上。即使是他刚下晚班,拖着疲惫的身体,也会放弃休息时间驱车为留观人员采购所需物品。他就是医院同事口中的“张叔”,叫张小波。

已过知命之年的“张叔”,也连续值班十数天了。“我忙一点都不要紧,尽自己所能,做好服务,让留观人员安心。他们健康平安回家了,我们也很高兴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张小波说,“今年的元宵没能在家陪家人,也是我一生以来在外面过的唯一个元宵节,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尽管如此,为了战胜这次疫情,他还是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和同事并肩作战。

隔离不隔心,温暖他人心

这里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工作人员都会对留观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等。

“口服药每天一到两次,一次一粒,外擦药多抹几次都没问题。”这是医护人员指导留观人员如何用药的情景。“不会量体温,我帮她量。”留观人员中有一位老人不能自主测量体温,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尽管早晚每班只有两名医护人员,但是每天重复这句叮嘱,每天重复这样的服务,一次都没落下。

因为人手紧张,他们每天都在忙碌着,累了,就躺在椅子上眯会眼,饭菜冷了,也要先让留观人员吃上热乎饭。“同心携手,战胜疫情!”这是在集中医学观察点,每一位医护人员共同的心声。蔡理强说,只要所有人都能尽快在蓝天下畅快呼吸,快乐生活,不论他们有多苦,有多累,也是值得的。

每个人的努力没有白费,让留观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目前,所有留观人员各项指标均正常,情绪稳定。如,一位解除集中医学观察的留观人员在交流群里这样说道:“感谢医护人员,有了你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更加坚信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将会胜利。”是的,面对疫情,不仅是医护人员,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只要大家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