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背景
湖口县位于赣鄂皖三省交界处,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而得名,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素有“江湖锁钥、水陆通津”之美誉。全县国土面积669平方公里,辖6乡6镇,150个行政村及居委会,常住人口22.74万,县政府驻地双钟镇。2016年,县委、县政府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在成功创建“江西省卫生县城”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了大力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活动的战略部署,以城市品位的大提升,推动人居环境的大发展,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020年8月全国爱卫办正式授予我县国家卫生县城荣誉,实现了一次性申报、一次性通过验收的历史性突破,千年鄱湖口继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后又增加一张“国字号”金字招牌。创建成功后,县委、县政府不松劲、不歇脚,建立健全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国家卫生县巩固提升,为健康湖口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是高起点、精心组织。成立由县长担任组长的巩固国家卫生县工作领导小组,高频率调度巩卫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并审议巩固国家卫生县工作汇报,因地制宜制订了《湖口县巩固国家卫生县创建成果落实常态化管理实施方案》,全面厘清工作职责,形成既各管一片、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态势。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康湖口行动的实施意见》《湖口县城市创建“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并把“巩固和拓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列入湖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纳入了全县目标考评管理体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建立了“门前三包”责任制、主管部门巡查通报制、督查督办问效追责制等管理机制,畅通爱国卫生建议和投诉渠道,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巩固国家卫生县创建成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管理的轨道。
二是大投入、统筹建设。湖口县坚持把“四精”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持续推进“新城东移”,城市空间拓展一倍以上。完成高速出口整体提升改造,台山大道东延通车,建成文体南路、文体西路连接线。改造提升盛源城、时代茗湖商业街。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建成翰林国际二期、鄱湖御景二期安置区。大力开展石钟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快速推进江湖楼、草龙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建成石钟山广场。稳步推进钟山小区、凤鸣园东侧老旧小区和五七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排水管网建设项目8个,铺设雨污分流管网35公里。建成湖口县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及处置中心、可回收物资源化分拣中心及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城区新增停车场6处,有效缓解了我县停车难的问题。高品位建设了石钟公园、台山公园、洋港公园、文体公园等综合性公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投资近3亿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先在全市实现城乡居民用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三是惠民生、综合治理。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建管并重,与九江市中心城区对标看齐,推动城市管理水平向中等城市跨越。以“市场化”理念积极推动城市管理“三合一”改革,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PPP模式,县域全覆盖实现了服务外包。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建立了机扫、人扫相结合的清扫保洁模式,增加了早、中、晚保洁时间段,保证了市容环境卫生质量。加强市容秩序和市场经营秩序整治,对城区主次干道建立了门头牌匾电子档案。农贸市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设立了专职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实行垃圾跟踪清扫保洁,垃圾日产日清。严格落实活禽摊位每周一休市,每日一清洗,每周一大扫除,每日一消毒制度。活禽销售市场设立相对独立的经营区域,按动物防疫有关要求,实行隔离宰杀,落实定期休市和清洗消毒制度,对废弃物实施规范处理。规范工地扬尘管理,将扬尘整治纳入项目开工的前置条件,对现场道路硬化、施工围挡、洗轮槽设置等扬尘整治措施不到位的,一律取消开工条件审查。推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出台了湖口县网格化管理办法,将城区划分为69个小网格,全面落实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公共秩序、园林绿化、市民教育五项协同管理,每周五下午全县近千名干部职工集中开展“大扫除”,引领全社会同共参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推行明厨亮灶和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加强食品经营生产从业人员落实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并严格执行卫生规范等标准。推进“扫码看后厨”,显著增强了餐饮服务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公共场所日常监管,开展量化分级,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影院、图书馆、展览馆、商场等场所通风采光条件良好,合理配备了垃圾箱和卫生公厕。扎实有效开展病媒生物防制。以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完善三防设施,消除孳生地为前提,科学用药,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集中开展灭鼠、蚊、蝇、蟑螂工作。
三、推进成效
湖口县始终坚持以巩固国家卫生县成果为载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全面提升,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增强,带动各项指标显著提升。城区主次干道每日保洁时间16小时,街巷路面每日保洁时间12小时,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94平米,公厕干净整洁,均达到Ⅱ类水平。污水管网设施完善,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88%,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93.7%,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0.1%,婴儿死亡率1.0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7平方米,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4.8%。昔日的脏乱差已经被干净整洁代替,老旧的街区“旧貌换新颜”让人赏心悦目。“千年鄱湖口、满眼新画卷”,穿行湖口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得到提升,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湖口正焕发出新的魅力。
- 经验启示
回顾我县多年的创卫巩卫活动实践,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推动巩固国家卫生县工作的重要条件。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创建和巩固国家卫生县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作为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档次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为人民群众营造优美环境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出台了相关文件确定了县领导班子成员的分片负责制,实行包点巩卫,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不重视创卫工作,工作不积极,卫生整改不到位的通报批评或曝光,对认真完成创卫任务的,进行通报表扬或奖励。
二、群众广泛参与是推动巩固国家卫生县工作的力量源泉。
广大人民群众是巩固国家卫生县的主体,只有广泛动员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投入到巩卫活动中来,打一场巩卫的人民战争,才能确保巩卫目标的实现。而要把广大市民群众真正发动起来,就必须靠宣传造势、教育推动、典型带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各种宣传阵地的作用,做到电视有影、电台有声、简报有文、墙上有栏目、公交有标语。开展多次卫生综合大整治活动,对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等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既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又清除了卫生死角。“部门联动、全城共建”的巩卫良好局面在我县形成,为巩卫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狠抓重点难点是推动巩固国家卫生县工作的关键措施。
巩卫工作的重点难点是“七小”行业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市容市貌、农贸市场的治理,我县在巩卫工作中抓重点难点,重拳出击,反复整治,直至解决难题。通过抓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带动了各项巩卫工作的顺利开展。
卫生是健康之基,环境是幸福之源。湖口县坚持全区域多维度巩固国家卫生县创建成果,将巩卫工作作为推进健康湖口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集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金钥匙”,全面推进巩卫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健康湖口建设筑牢坚实的环境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