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水利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1-12-18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2-10508

关于 2021年度湖口县河湖长制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 2021-12-18 13:47 责任编辑:湖口县水利局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推行河湖长制,是河湖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更是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为贯彻落实省、市相关精神要求,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履职担当,共推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现将我县开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河湖长制实施以来,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总河(湖长、 县长为副总河(湖)长的县乡村全覆盖、江河湖库全纳入、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全县共明确县级河长6人、县级湖长 5,乡级河长 26人、乡级湖长 11人,村级河长 97人、村级湖长 43人。初步实现了每条河流、每个湖泊都有河(湖长。县总河湖长、副总河湖长和县级各河流河长定期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会,坚持每季度巡河湖督导,乡级河长每月巡河,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以巡河督导促进问题整改和工作落实。

二、以河湖“清四乱”为抓手,深入开展“清河行动”。

1、抓好湖库水环境治理:坚持每季度对全县湖库进行

水质检测,对水质不达标乡(镇、场)累计下发整改督办函6 次,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措施限时整改到位,做到所有水库全部退养或人放天养,所有湖泊推行生态化健康养殖,全县水域水体环境持续好转,国控省控断面全部达标。


2强化水域采砂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建立 完善了水利、海事、公安、港口等部门联合水上执法,并与安徽的宿松、湖北的黄梅县建立三县跨省水上执法合作联动机制。坚持每天定期巡航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 6000余人次,出动执法船只 500余次,共查处

20余起涉砂行政案,移交刑事立案 6起,有力地震慑了涉砂违法犯罪行为。上半年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来我县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我县水上联合执法工作。

3、加强人居环境治理。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全县新农村建设 103 个,11 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和 1893 个美丽宜居示范庭院。均按要求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万村码上通” 5G+长效管护平台上线运行。在污水治理方面,对 2018 年以来的村庄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试点村庄进行了全面排查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在雨污分流建设方面,2021 年重点城建污水收集项目(下史家村)、湖口县三里大道周边小区(老财政局宿舍)改造项目、湖口县三里大道周边小区(检察院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完成投资额约 9450 万元,新建改造污水管网 7.724 公里;2020年投资 5000 万,实施乡镇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并加快推进中心村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实施了 62 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了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常态化运营机制;垃圾治理方面, 结合疫情防控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 2021 年春季战役行动和乡村清洁行动,第三方治理服务单位和乡镇、中心)密切配合,明确职责、厘清责任,确保垃圾治理范围和管理内容全覆盖,全面提升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能力;在厕所革命方面,全面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完成调查录入 59212 户,复核问题厕所 1606 座,已全部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按技术要求全部整改到位。

4、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一是南北港、造湖流域农 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进展顺利,项目多点动工建设,12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全县共采集 土样 180个,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在 90%以上,开观摩会 1次,在武山镇武前村和舜德乡油垅村各建立 1000亩示范区,配方肥到位率 80%,化肥用量减少 3%以上。建立各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 7 个,示范区总面积

0.955万亩,推广应用总面积达 23.48万亩次,绿色防控覆

盖率达到 45.2%,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55.7287万亩次, 统防统治覆盖率达 48.1%,全县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药使用量为 192.27吨,比去年减少 5.14吨,减少了 2.6%。三是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成立了秸秆专业打捆队,加大秸秆的收储量,拓宽秸秆的利用途径,提高秸秆的离田利用率;四是开展畜禽、水产污染治理。畜禽粪污处理由第三方公司运营,沼液灌溉至田间利用,有机肥厂投入运行,确保粪污资源化持续利用。不定期对湖泊水库开展水产污染治理大排查,抓好尾水处理项目建设、开展了水产品质量抽检,协助配合审计署南京特派办对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督查排查。开展了全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5、进一步强化城乡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整治。BOD浓度变化方面。截至 2021 10月底我县进水平均 BOD浓度为50.20mg/l,预测 2021年底进水平均 BOD浓度较去年有所提高。集中收集率及人均处理能力占有量明显提高。依据我县两座污水处理厂运营数据和县公安局户籍部门提供的数据 核算,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 28%,污水总处理量为

618.4 万吨,人均处理能力达 301.36L/日。进一步强化黑臭水体管理和治理,完成了县城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编制的《县城及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水体清单》、《县城 及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台账》。

6高标准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湖口篇章。对境内 24

里的长江岸线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投资 6亿元完成了工业园区“两个绿带”建设,主要项目为建设长江干堤外侧防风固岸林、堤顶道路硬化亮化、修复堤内园林景观和湿地等。目前已完成了沿江绿廊、生态停车场、污水处理纳管排放 “双提标”、“一企一管一池一阀”提升改造等一批生态项目建设,完成了沿江滩涂生态复绿 40万平方米、栽种树木

10 万棵、堤顶道路“白改黑”近 10 公里等任务。

7、开展船舶污染整治一是积极开展港口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按照 2021年船舶和港口污染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全面摸排,发现问 23项,经过现场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复查,已全部整改完成。二重点环保工程项目逐步推进。为适应长江经济带发展新要求,大力推进九江港化学品洗舱站项目和LNG 加注站项目建设,其中九江港洗舱站项目已于去年 12 25日第一次完成对危化船舶洗舱,并于今年 10 22日召开竣工验收现场核查会议。LNG加注站项目水工结构主体工程也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办理各项单项验收手续。

8. 推进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和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一是实巩固禁捕退捕成果,维护“四清四无”的良好局面。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猎杀各类水产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印发《禁 止垂钓宣传手册》1000 余份。投资近 20万元,在沿江沿湖共设立禁止垂钓警示牌 55块,大型的江豚保护广告宣传牌 2 块,建立了江豚科普教室,让江豚科普知识走进校园,让大保护意识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为禁捕退捕工作的进一步深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宣传舆论氛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两次,放流鱼苗资金 55 万元;二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严格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制度的实施。共受理群众举报 2 起,共出动执法人员390 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 350 家次,专项整顿市场2 次,立案 6 起,结案 4 起。配合农业部抽检农药 10 批次,经检测无不合格产品。执法抽检农药 20 批次。制定了 2021 年农资打假行动方案,加大了对农资产品监督检査力度,重点对种子未审先推、无证生产、标签不合格等违法行为进行 严厉打击。全县共查获不合格产品 15 公斤,检查企业 350家次,检查市场 102 次。

9. 强化水资源管理。落实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取水许可专家评审制,严控取用水“三条红线”,年用水量在可控制范围。万元 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下降。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标。加大了保护水、节约水宣传力度,营造了全社会节水氛围。优化了企业循环用水、节水减排,推动企业创省、市节水型创建活动,推动了公共机构节水创建,优化了农业灌溉方式,提升农业节水增效。

10. 巩固提升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探索建立河湖健康影响评价。总投资 5620万元,从 2020年至 2022年,集中打造我县均桥镇文桥、均桥水环境综合治理,切实巩固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县委托省水科院探索建立河湖健康影响评价,并以此有导向,更近细致抓好河湖管护工作。

11. 充分利用河湖长制工作平台,加强问题督办。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签发 “总河湖长令”一次、“县级河长令”四次、“河长办督办函”六次,所有督办问题均由县河长办负责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切实巩固了水环境治理成效,扎实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