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城市综合执法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1-11-04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1-585267

县城市管理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 2021-11-04 16:36 责任编辑:湖口县管理员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为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按照“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的部署安排,近期我局就生态环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集中攻坚,采取局领导、机关股室负责人带队,每天安排执法队员在城、园区从早上6:00至晚上12:00不间断巡查,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开展城市餐饮油烟治理行动情况

会同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对城区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及运行情况开展排查,重点对已安装未正常使用的经营单位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城区规模以上餐饮业服务单位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100%。将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安装及运行情况纳入“双随机”检查事项,每月抽查比例20%。在做好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排放整治工作的同时,将城区烧烤业油烟污染作为重要治理对象,要求从事烧烤业的必须严格按照“烧烤进店、炉子进门、油烟进管”的三进原则并使用无烟烧烤设备,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全县城区目前从业烧烤行业的共12家,全部对烧烤设备进了改造或更换,对油烟排放不规范的从业单位进行了关停或转型。

2、道路扬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重点加强建筑施工、码头货场、散装货物运输等重点行业扬尘治理力度。对建筑工地、码头货场等企业单位进行了排查,查找存在扬尘污染问题,发放宣传资料,下达整改通知,要求完善配套设施,做好车辆清洗、工地防尘、降尘、运输车辆设置防护措施等源头治理工作。

加强综合执法,抓好常态监管,开展道路扬尘专项整治行动,采取机动巡查、定点设卡检查以及夜间执勤等方式,加大对建筑垃圾(含渣土)运输车辆未采取密闭措施、运输撒漏、轮胎带泥行驶污染道路、工地及码头货场车辆未覆盖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以来,检查运输车辆300余辆次,纠正各类违规现象100余起,查处车辆运输扬泼洒、带泥行驶污染城市道路、未采取密闭措施防止物料遗撒等行为30余起,处罚金额10余万元。

要求龙吉顺环卫服务公司强化城市道路的清扫保洁质量,城区主要道路环卫清扫保洁由干净向洁净提升,做到“路见本色”。加强道路洒水降尘频率,除降雨等特殊天气外,每天对城园区道路洒水不少于6次,每周对重要道路、区域冲洗1次。对符合条件的道路全部实行以机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作业方法,机扫率达87%。对产生的道路污染做到发现即清,保证城市道路干净整洁,最大限度的减少扬尘。

二、存在的问题

1、虽然我县在建筑垃圾(渣土)实行了综合资源化利用、运输特许经营,由于我县目前还没有建筑垃圾消纳场,致使相当数量建筑垃圾、弃土未经任何处理,部分施工单位或个人随意倾倒,形成多个卫生死角。一些拆迁工地的建筑垃圾、裸露土地等未做到覆盖造成大气污染的问题仍然存在。

2、个别在建工地、码头货场出入口硬化不到位或者虽设有车辆冲洗设施,但有时冲洗不及时或者根本没有冲洗,出场时车辆带泥上路造成路面污染产生扬尘现象时有发生。

3、油烟污染治理工作中,由于油烟净化装置安装和运行会增加成本,相关部分经营者自主安装及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意识不强。部分商住小区(如盛源城、君豪阁、时代茗湖)底商由于小区在建设时没有设置专门的油烟排放管道,向市政地下管网违规排放,居民对油烟排放投诉件成上呈趋势。城市管理部门接手餐饮业油烟排放监管工作还存在技术、人员、执法手段不足等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持续开展施工现场和运输车辆管控。强化源头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工地现场管理,对工地出入口全部实施硬化,对出入的渣土车、垃圾车、混凝土搅拌车等车辆进行喷水降尘处理。加大执法力度,采取错时、定点、流动、夜间执法等多种方式,严防渣土车沿途遗撒、随意乱倒等违规问题。

2、持续开展餐饮业油烟治理。按照“分类管理、审批前置、强化联合”的原则,会同县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城区内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装置安装、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常态化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油烟有效净化。会同住建部门对商住小区存在的餐饮业油烟排放问题进行治理。

3、持续开展城区道路扬尘污染管控。继续加大城区道路洒水抑尘力度,确保空气质量达标。加大对城区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和密度,使用高压清洗设备对城区护栏、果皮箱、公交站牌等公共设施进行深度清洗作业,继续加大重点路段清扫保洁力度,实行道路深度冲洗常态化、精细化作业,最大限度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提升城区道路整体洁净度。

4、持续开展垃圾焚烧治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属地管理机制,全面梳理城区生活垃圾清运情况,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管理工作,加大清运力度,增加垃圾转运车辆频次,减少垃圾停留时间,加大日常检查、巡查工作力度和频次,杜绝各类焚烧垃圾、杂物的行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